《物理教师》2017年第38卷第4期:以核心问题推进物理核心素养的积淀
熊文俊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四川,成都,610021
2015年10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内部征求意见稿,提出: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征的品质,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4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其中
“物理观念”主要指高中物理中重要的观点、概念、规律,主要包括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等,侧重知识与技能方面;(注:经过校对作者引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编辑室彭前程的《中学物理》2016 NO.03"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一文,同时参考《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发现熊文俊老师对物理观念与科学思维内容引用有缺失)
“科学思维”主要指高中物理中的重要的思维方法,包括建模的思想、理想化方法、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批判性思维、推理论证等思维与方法;
“实验探究”主要指高中物理通过实验发现物理规律的方法,包括发现问题、合理猜测、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分析论证、合作与交流、评估和反思;
“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指对待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包括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的责任感等。
一、概念规律课中设计探究类核心问题,凸显“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素养积淀的推进
二、实验课中设计操作类核心问题,凸显对“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素养积淀的推进
三、复习、习题课中设计方法类核心问题,凸显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素养积淀的推进
四、学史课中设计分享类核心问题,凸显对“科学态度与价值”“科学思维”素养积淀的推进
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素养、学习能力觉不是一戳而就的,均需要在相关体验中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通过在不同课程中恰当核心问题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们定能会在核心问题的营造的活动体验情境中,不断加强对知识方法掌握的同时,在体验、深度体验中积淀良好的物理核心素养,为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好地奠基。
参考文献: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_彭前程.pdf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